学考帮助,请联系:QQ:158775098,微信:dawu515
1.“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动机( )。
A.内部动机
B.社会交往动机
C.外部动机
D.自我提高动机
2.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
A.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认识发展的主体
B.是教育的客体
C.是认识的主体
D.是学习的主人
3.“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描写的心理现象是( )。
A.情绪
B.性格
C.认识
D.思维
4.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
A.社会适应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5.义务教育的实质是国家按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 )的制度。
A.强迫教育
B.选择性教育
C.差别化教育
D.经营性教育
- 答案及解析:
- 1.【答案】A 解析:“乐之”即指学生学习的兴趣,即内部动机。故答案选A。
- 2.【答案】A 解析: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因此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的客体;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主体性,因此学生也是认识发展的主体。故答案选A。
- 3.【答案】A 解析: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分为激情、应激和心境。本题即为情绪中的心境。故答案选A。
- 4.【答案】A 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体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故答案选A。
- 5.【答案】A 解析:义务教育的首要特点和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的国家强制性,是国家法律规定每个适龄儿童必须接受教育,否则就是违法,会受到强制性处罚或制裁。故答案选A。
点击查看答案